![]() |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作者的一篇博士论文为基础构成的,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建立一个衡量数学课程综合难度的五因素模型,这个模型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数学课程(包括数学考试)的难度特征与水平,可以作为课程比较与评价的工具;第二部分是利用上述综合难度模型,从期望课程、实施课程、获得课程及三个课程之间的一致性这四个方面对中英两国初中数学课程的综合难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一些初步的研究结果;第三部分是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英两国数学课程差异的成因、对数学教学的影响及其理论基础。本书可以为从事数学课程比较与评价方面的研究人员(包括研究生)和广大数学教师提供借鉴。
图书情况
作者简介 鲍建生,1960年出生。浙江金华人,教育学博士。曾生浙江省丽水中学和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工作,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曾担任第11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从事数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教育和数学教育国际比较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教育规划的重点科研项目。出版著作《nba竞猜app》,《nba竞猜app》,《NBA竞猜》,《nba竞猜app》等。发表论文“变式教学研究”等3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课题的提出 第一节 国际比较表明:东西方学生的数学成就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第二节 初步的推断:东西方的数学课程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第三节 课程比较的二个切入点:数学课程的综合难度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课题:中英两国初中数学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 第二章 综合难度昀因素分析及直观模型 第一节 难度因素的提取 第二节 对综合难度因素的具体描述 一 探究 二 背景 三 运算 四 推理 五 知识含量 第三节 综合难度模型 第三章 中英两国初中数学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 第一节 中英期望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 一 探究水平 二 背景水平 三 运算水平 四 推理水平 五 知识含量 六 综合难度 第二节 中英实施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 一 探究水平 二 背景水平 三 运算水平 四 推理水平 五 知识含量 六 综合难度 第三节 中英获得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 一 八年级获得课程的比较 二 KS3、GCSE与我国中考的比较 第四节 中英三个课程一致性的比较 一 探究水平 二 背景水平 三 运算水平 四 推理水平 五 知识含量 六 综合难度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中英数学课程综合难度差异的成因与影响 第一节 中英数学课程综合难度差异的成因探析 一 课程内容编排体系的影响 二 教学目标的影响 三 教育观念的影响 第二节 综合难度差异对数学教学的影响 一 对学生数学成就的影响 二 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三 对数学观念的影响 第三节 中英两国不同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 知识的重新定位 二 对知识获得过程的解释 三 背景的作用 四 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 第五章 几点反思 第一节 关于五个难度因素之间的平衡 第二节 关于三个课程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关于数学课程目标 一 一般教育目标与数学教育目标之间的关系 二 实际需要与能力发展的关系 三 数学教育目标与数学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四 统一标准与不同需求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关于综合难度模型 参考文献 后记 |